
【茶膳】
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,中華茶膳與養生茶儼然已經變成流行也經典的一筆。在茶史研究上,神農嘗百草是流行很廣、影響很深的一個古代傳說——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神農用茶來破解食物中毒,在《史記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本草衍義》等書中均有記載,我們可以體會到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,作為藥用、食用的茶,是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!以茶入膳,既保持了茶葉的營養,也促進了茶葉的療效。
【養生茶】
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,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,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,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。
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,茶樹最早出現于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、西雙版納地區!渡褶r本草經》是我國的第一部藥學專著,自戰國時代寫起,成書于西漢年間。這部書以傳說的形式,搜集自遠古以來。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藥物知識,其中有這樣的記載:“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
據考證:這里的“茶”是指古代的茶,大意是說,遠在上古時代,傳說中的炎帝,親口嘗過百草,以便從中發現有利于人類生存的植物,竟然一天之內多次中毒。但由于服用茶葉而得救。這雖是傳說,帶有明顯的夸張成分,但也可從中得知,人類利用茶葉,可能是從藥用開始的。這也就是最早關于養生茶的記載。
茶葉作為一種飲料,從唐朝開始,流傳到我國西北各個少數民族地區,成為當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,“一日無茶則滯,三日無茶則病”。
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,主要在于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,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,并把它發展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。如我國史料所載,在未知飲茶前,“古人夏則飲水,冬則飲湯”,恒以溫湯生水解渴。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,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。這些都充分的體現出了養生茶對世界的重要性。
|